2015年7月,我来到河北省沽源县闪电河乡石头坑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一场和贫困的较量。还记得山脊、沟壑、夜路和坝上高寒地区的寒风,难忘驻村期间与当地老百姓结下的深情厚谊,更感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5G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能不能像石头一样沉得下、立得稳,检验工作成效,考验工作水平。(11月13日,人民日报) 作风要像石头一样“沉”得下。在扶贫工作的开展之初,扶贫干部首要的就是要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就是要“沉”到群众中,让扶贫干部和群众心挨着心。要甘当“小学生”,乐坐“矮板凳”,坐热“冷板凳”,倾听群众的困难、苦衷、隐言,以爱心呵护群众,怀真心帮助群众,用公心赢得群众。努力做到“群众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有所盼,我有所为”,借助群众的眼睛找不足,遵循群众的意愿改作风,集中群众的智慧解难题,顺应群众的期盼谋发展。 工作要像石头一样那么“实”。就是要求我们扶贫干部在工作中要动起来,干起来。要以踏实的工作帮扶贫困群众脱贫,扶贫先扶志,在脱贫工作中首要的就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在村里开展思想互助、劳动互助、生产互助、生活互助活动,逐步建立感情激励、谈心激励、种植养殖激励等机制。联系多家出版机构捐赠图书、捐资助学,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联系协调重点医院,开展人员培训和远程诊疗;联系交通部门延长运行路线,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生产生活难题结合起来,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精神面貌,激发贫困群众的斗志,让他们看得见希望,以便为脱贫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发展像石头那样的“硬”产业。脱贫的关键就是产业,只有产业才能带动贫困地区的永久脱贫,为此我们扶贫干部要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理念,坚持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扶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助脱贫,要以多种措施、组合拳的方式开展。要能沉下去、实起来,培养硬功夫、真本事,只有有计划、一环扣一环的开展工作,才能最快的让脱贫致富成为现实。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