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清子 于 2019-11-12 09:03 编辑
商务部11月8日发布《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征求意见稿)》。商务部表示,对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将外国投资者或者外商投资企业是否依法履行外商投资信息报告义务、诚信状况作为给予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参考因素。(11月10日 北京青年报) 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诚信守法,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中国一直崇尚和提倡的价值观。对于中国投资者和中国企业而言,诚信守法是必备品质和必须要求,对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来说,同样不能例外。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征求意见稿)》,是对公平国内市场环境的进一步维护,也再一次宣示了中国对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价值立场。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开放发展史。可以说,中国能取得今天的伟大发展成就,与开放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从不排除外资,中国开放的大门从来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但前提是,这种开放必须建立在遵法守信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对中国市场的严重干扰甚至破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企稳向好,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选择来中国寻求发展机会,分享中国市场蛋糕。这是一双互惠互利的双赢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个别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却打着投资的旗号,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失信违法的勾当,不仅严重扰乱中国经济市场,也威胁中国国家安全。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也是不被允许的。对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失信违法行为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也在情理之中,对其他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也是一种公平。 “中国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之源、活力之源。”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坚实迈进,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加世界力量的加入和支持,发展的中国欢迎世界来分享机遇和成果,这是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希望广大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能在中国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更好地融入中国,这样才能互利共赢,共创未来。
作者:文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