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回复: 1

胡承霖:最“接地气”的老教授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1

主题

10

回帖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5
发表于 2019-10-31 18: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承霖,安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曾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等称号。(10月30日《光明日报》)
       小麦和稻谷,从古至今从来都是华夏儿女最重要的主食来源。一北一南,一面一米。目前,我国小麦和稻谷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因为我们不光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们还有另一位“90”后教授“麦田守望者”胡承霖。正是他为了小麦种植事业付出一生的努力,换来了我国小麦的高产。
       “只要我还能动,就可以继续为农民服务。”这是胡承霖教授对为民初心的坚守。40多年来,他无数次的在田间地头工作,把麦田当成了做实验写论文的实验室,变成了很多农民群众心中的“泥腿子教授”。多年来,他给省政府“上过书”,搞过小麦“会战”,为小麦的高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已经90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田间地头,把他一辈子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小麦,奉献给了麦田,奉献给了农民群众。
       “虽然退休了,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不能丢。”这是胡承霖教授对共产党人革命信念的不懈追求。他始终不忘入党承诺,在退休之后,依然没有放下小麦高产这份事业,继续探索研究。同时,他还把后继人才的培训放在心上,即使老伴生病了,安顿好生病住院的老伴后也要连夜赶到培训会场。这份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对科学事业执着的追求,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榜样。
       不管是老一辈革命工作者,还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他们究其一生,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拼搏奋斗的精神,给我们当代党员干部和当代青年树立了鲜明的榜样和学习方向。在着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道征程上,我们当代党员干部和当代青年更要见贤思齐,向先进学习,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寒生)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心甘情愿“吃亏”
下一篇:给“傍名牌”戴上紧箍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1

主题

10

回帖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18: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泥腿子教授”胡承霖:九十岁依旧奋斗在麦田》
http://news.gmw.cn/2019-10/30/content_3327620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6-3 03:46 , Processed in 0.274130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