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4|回复: 0

[已拜读] 用好“三板斧”,稳拿“减负红利”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147

主题

8

回帖

4055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4055
发表于 2019-10-30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山西、浙江、河南、广西、陕西等地注重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从各种形式主义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9日)
      减负担,强担当。减负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强担当,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的具体措施,是时代给我们出的一道必答题,是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抓手。这里“减负”更形象的表述应该是“革新”。我们不是把该干的工作减少了,相反根据现实需要,我们可能还要合理地增加一些新的工作。减负主要是减掉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中和当前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集中体现就是形式主义,然后用更先进的生产力来改进革新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释放更多生产力。从而给我们带来“减负红利”。用好下面这“三板斧”,即可让我们更好地稳拿“减负红利”。
      担当开拓风险。开拓者的道路注定是崎岖且布满荆棘的。走这样的一条道路奉献、流血、牺牲是注定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初心,担当使命,就是一直坚守着走这样一条道路,用奉献、牺牲换来了今天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减负的道路同样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同样布满荆棘,要做好这项工作,犯错的风险很大,为此做出牺牲的风险也很大。但我们还必须要昂首阔步地走,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的担当。比如:会议时间缩短一分钟,可能为此我们筹备会议的工作人员要付出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精力,但却可以为参会的数十人上百人每人节约一分钟,这笔总账是划算的。
      做好事先谋划。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任何事情,想要提高成功率,都必须做好事先的谋划。对于“减负”这项工作也是如此。首先弄明白从哪里开始减。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干部职工反映最突出的方面开始减,同时还要加强思考,即便人民群众没有突出反映,也要开展自查,定出减负的目标、计划,抓好落实。然后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减。也就是弄清楚基层干部职工不满的地方是什么,我们自查出来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最后要想清楚怎么减。充分地听取院校、研究机构专家的意见建议,把该减的部分减干净,把该保留的部分保留好,做好局部试点和经验推广,既全面统筹又因地制宜。
      使用最新科技。我们现行的工作都是沿袭以前的做法,这些做法在以前都是人民群众认可的,帮助我们取得过成功的。为什么现在人民群众对这些做法有了一些负面的反映,从根本来讲,就是我们一些现行的做法已经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把握这个根本,使用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科学合理有序地革新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达到事半功倍、创新提质增效、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为了初心,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了初心,用好减负这“三板斧”,必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波“减负红利”,有力助推我们实现初心。(作者:李阳)



链接:打好减负组合拳 为基层干部松绑(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191029_2-04.htm





上一篇:培养产业发展人才扎牢脱贫根基
下一篇:谱写新时代的奋斗伟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7 19:48 , Processed in 0.15666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