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品质的提升,人们对吃的要求更高,就餐前或等餐时想看一看后厨是否干净,制作是否规范,如今这个愿望通过手机就能实现。10月10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2万家餐饮单位通过“舌尖安全网”实现后厨实时“直播”,消费者可全程观看食品制作情况。(10月11日 新华网) 提起网络直播,大部分网友都听说过通过直播成为“网红”,进而“走上人生巅峰”的种种故事。但是,餐饮单位作为“网络主播”,倒是凤毛麟角。河南省聚焦群众对餐饮监管的热点关注问题,大力创新餐饮监管方式,将互联网技术用食品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智慧监管要努力覆盖全链条。河南大力创新监管方式,在监管中引入了互联网技术,提高了监督科技程度,让餐饮饭店的后厨实现了“在线直播”,大大提高了不法商家违法违规甚至违法操作的成本。实践证明,互联网技术把过去“黑屋子”的后厨变成了“小透明”,这种监管方式十分有效。因此,监管部门可以进一步提高智慧监管的覆盖度,让食品生产、流动、经营、销售所有链条,从而在各个链条发挥出十足的监管威力。比如,在在食品生产环节,可以让智慧监管成为风险防控的“千里眼”,特别是对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控,探索食品监控信息识别预警系统的开发,在关键点位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等预警系统,对操作人员着装不规范、温湿度不符合要求、异常生物进入等隐患进行及时预警。 智慧监管要努力提高参与度。人民群众的力量无穷的,面对数量浩如烟海的食品经营主体,仅仅靠官方监管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参与进来,打一场食品监管的人民战争。因此,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引入到食品监管中,让人民群众实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地监督,这样不仅会降低食品监管的执法监督成本,更加会提高监管的效果层级,实质上形成了食品监管领域全社会参与的生动局面。如此一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人民群众不仅会大大认可监管部门的努力,也会化身为执法监督员,让不法食品商家无处可遁。 智慧监管要努力实现易操作。无论是传统监管还是现在引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智慧监管,都面临一个操作成本的问题——如果操作过于专业复杂,那么就会大大降低人民群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监管系统操作越复杂,参与监管的人民群众就越少,不是大家不想参与,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很好参与。因此,要努力在提高智慧监管系统操作界面的友好性上下功夫,让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最好能够实现上至老人、下至儿童都能够简单操作的系统,这样,群众才不会被技术这个无形的“墙”隔离在监管操作系统之外,食品生产这个设计万千群众的工作才能把人民群众全部纳入进来,实现人民食品人民管、人民食品人民信的局面,监管部门也能在群众力量支持下,把监管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文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