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哼着这首悠扬深情的曲子,思绪也跟着回忆荡漾。去年九月,我考上三支一扶,和这片土地的人们大方的谈起了“恋爱”。 第一次下乡是跟随学校的三下乡服务项目,扑面而来的是村民的朴实无华,他们亲切的招呼“来家里坐坐”,与其说是在干工作,倒不如说是在“走亲戚”。我对村民们的热心一见钟情。毕业后,我成为众多支医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想以我之所学,和村民们同话健康。 或许是从每一个微笑开始,从每一次健康教育的宣讲开始,抑或是从村民朋友递给我的一杯热茶开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不再人们口中是操持方言的“外地姑娘”,他们也理解我独在异乡的孤独和善意。在乡间最能体会“晨兴理荒秽,荷月带锄归”的忙碌,一路小跑,沿途李大妈、赵大爷的关切问候,小朋友伸出的小手,让我跑得不亦乐乎。耳畔想起的是爸爸那句“干工作,不论在哪,最重要的是踏实”,不敢松懈,从未懈怠。 第一次去学校演讲时,我的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记得在学校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传染病时从病因概述讲到延申预防,长长的几十页演示文稿,知识皆在其中。翻了翻上学时候的上课笔记,字迹密密麻麻,却为该给孩子们讲什么内容发愁。好不容易拟定好思路,却又担心自己的演讲技巧不够生动,担心小孩子们不好吸收,于是就向学师范的老师们学点“功夫”,然后再对着镜子练习,从发音到感情色彩,一遍又一遍......“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假如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在轻快的歌声里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传染病、预防近视、血吸虫病知识的王国里,和病魔因子“过过招”,提问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举起的一双双小手,让我倍感欣慰,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而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是保护学生成长的第一步,握紧双拳,壮志在胸,在这片土地上,一张张稚嫩的笑脸需要我。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务工的人们忘记了常回家看看,也总有那么一群人被遗忘在村落里,闲听鸟语,笑谈风声。没有病痛打扰时,老人们倒也安心自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越来越不规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威胁村民主要的健康问题,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脑溢血等严重并发症,使老年人群体深受其害。而这时,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就是对老年人们最好的陪护,我们扮演着健康“掌门人”的角色:定期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围绕主题宣传日如“世界糖尿病日”、“世界高血压日”等开展健康咨询;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把最真诚、最实在的服务送到社区、学校、敬老院,开展孕妇学校、妈妈课堂,为宝妈妈们指点迷津;在日积月累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成为宣传健康理念、国家政策的“高音喇叭”,也因此获得了最纯粹的信任和称赞。眉宇间,便多了几分坚定与自信。捧一抔乡土,换一方柔情。 耳边响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最关键的是改变不良的健康生活方式。“大妈,你晚上早点休息,少吃点盐”“大叔,你少饮酒,少抽烟.....”一声声嘱咐,一丝丝牵挂,一点点进步,作为这片土地的“蓝朋友”,我愿把守护健康的心愿编织成花环,点缀在人们的耳发心间,是初心,也是使命。我愿用我最青春的臂膀去拥抱最温暖的乡情,一路小跑,放声歌唱,亦是无怨无悔! 作者:姜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