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 钱江源头第一镇——浙江开化县齐溪镇的丰盈坦村,是一个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村域面积4.46平方公里,村民151户503人。丰盈坦村的村支部书记叫程义法,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走出曾经那个偏远穷苦的小山村后,程义法加入了教师队伍,教了40多年书,当了20多年校长。2014年1月8日,他刚从齐溪镇中心学校校长岗位退职,齐溪镇党委主要领导就找到了他,请他回村里当党支部书记。(9月1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事实上,村支书程义法之所以能成功,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成为浙江众多村支书的优秀人物,就在于他时刻牢记党的光荣历史,肩负新的伟大使命,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心为民、干在实处,为党旗增辉,以优良作风和良好精神状态赢得了村民们的拥护和爱戴,带领村民们实现脱贫致富,满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求,为浙江偏远穷苦地区的脱贫攻坚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浙江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大计,也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指明了个人努力方向,又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个性风格,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其价值,使偏远穷苦地区真正成为培养选拔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沃土,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向全社会展示出一名共产党员“细胞”的活力所在。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贫穷的情况千差万别,浙江偏远穷苦地区的脱贫攻坚要紧紧扭住“精准”二字,找到了“穷根”,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人到户。用党员干部自身超常努力换来脱贫攻坚的新变化、群众日常生活的新改观,确保群众满意,组织放心。村支书程义法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实现脱贫致富,光靠干部一时的激情或担当是不够的,必须要增强“为党增光,为国添彩”的信念,干在实处,注重落实,始终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造福于民的追求。在普遍做好“减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做好“加法”,进一步突出浙江“本土化”精准扶贫特色,也印证了农民常说:“给钱给物,不如送个好干部”。(作者:任佩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