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的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的社会;唯有依靠法治,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与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法治获得感”滴灌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向着民族复兴中国梦进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坚持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声中,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要围绕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医药卫生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立法;要围绕基层土地利用规划、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扶贫救灾等群众关切信息,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样群众才能信任法治,信任政府。对于法治建设,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谋划工作时的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时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的问题。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只有让法治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才能为法治中国提供最坚强的支撑,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带来强大持久的动力。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谋划工作时的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时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的问题,自觉把思想和行为置于组织的视野之内、法规的约束之中、群众的监督之,不触“红线”,不踩“高压线”;当好尊法畏法的表率,做法治建设的忠实崇尚者;坚持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时代大潮中,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磅礴展开;神州大地上,“法治中国”的崭新画卷正在激情绘就。党员干部要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践行者,要自觉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扛在肩上、记在心上、落在行动上,示范引领全社会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汇聚起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力量,营造人人遵守法律、全社会崇尚法治的良好风气。 赖雅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