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担当成为时代潮流 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激励广大干部,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9月17日央视网) “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干部就是要干事,如果只是做太平官、潇洒官,实在对不起这个“干”字。“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提醒,发人深省。作风建设久久为功,“干”是基本要求。如果“不贪不占也不干”,谈何务实,又遑论为民? 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对于领导干部能力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凡事都说“不行”,“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归根结底还是不想真心为人民办事,是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 奖惩分明,让有为者有位,让不为者倒霉。在今年5月,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各地要落在实处。比如探索健全抓早、抓小、抓苗头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离岗请假制度;对坐等提拔、不敢担当、不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得委以重任;同时,将在现岗位上不胜任、不称职的调整下来;再者,组织也要为担当者撑好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营造良好的敢于的氛围。 戏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叫做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论官职大小,官员必须对老百姓负责。古往今来,不论是古时候的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都是对当官的基本的要求。领导干部,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一个为百姓造福的好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米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