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复: 0

[已推搜狐] 党员干部莫要“留意于物”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04

主题

1

回帖

402

积分

记者

积分
402
发表于 2018-9-11 16: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员干部莫要“留意于物”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是指通过“物”来寄托志向、坚定品格,挖掘干事创业的动力,这是件好事。可有的人就会把“寓意于物”变成“留意于物”,沉溺在“物”中,难以自拔,最后导致精神上出现懈怠、工作上不务正业。
“寓意于物”就是要从物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志趣,凝练出珍贵品格,古之圣贤大多如此,也正因为寓意于物,常以物自比、见物而自省,使其志趣更加高尚、品格更加坚贞。陶渊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看不惯当时官场的不正之风,不愿同流合污,因而归隐田园,直至生命结束仍坚守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廉洁品格。于谦颂赞石灰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寓意自己的高洁品格,也用自己“两袖清风”的故事对石灰的这种品格作了完美的诠释,真正用一生去践行“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人生追求。
党员干部“寓意于物”,若能从物中思得廉洁奉公的高贵品格,从物中找到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自然是有益于自身的成长,有益于党的事业。然而,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间,由“寓意于物”变成“留意于物”者,因“留意于物”以致“人为物累,心为形役”者,其实并不鲜见。有的党员干部成天忙着写书法、作诗词、搞活动,把自己所谓的爱好当成了工作,把主业当副业;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自己的爱好发展比工作还重要,完全是主次不分、本末颠倒;还有的党员干部对收藏名家字画、珍贵瓷器等所谓“雅好”痴迷上瘾,为此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不顾自己的本职工作,变“好”为欲、纵欲成贪。
对党员干部而言,这些“留意于物”而逐步沉迷其中,演变成玩物丧志的所谓“爱好”“乐趣”,就像是“毒品”一样让人成瘾,既不利于其本职工作,也不利于干部的成长,必须要戒除掉。当年,陈毅元帅就非常酷爱诗词,他的诗挥洒自如、别具一格,有人就曾建议他出一本自己的诗集,却被他委婉地拒绝了。除了谦逊,主要是陈毅元帅觉得“每一件事都可以写他几百行诗”,但“可惜无时间写”。作为人民公仆的他,理性地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的确,每个干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留意于物”、沉溺其中,就势必会影响到革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明白,“党员”“干部”才是自己的首位身份,为人不能离了自己的身份,干事必须要履行职责,唯有抱守初心、尽职守责,才能做到行不失格、好而有度。(作者:王度阡)






上一篇:群众监督清理办证难
下一篇:等不来 干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22 15:24 , Processed in 0.23262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