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瑞琳 于 2018-9-11 15:53 编辑
村(居)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集体议事、学习培训等各类活动的重要阵地,其“建管用”工作事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为更好发挥街道村(居)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作用,满足党员群众需求,街道党工委注重管用结合,拓展和规范阵地功能,切实让村(居)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因地制宜,“建”好活动中心。2017年街道党工委认真排查,以支部为单位,共梳理出符合建设条件村(居)民小组活动中心73个,项目确定后,街道按照有活动场所,有雨棚的标准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统一设计、统一建造。项目主体建设完工后,街道为每一个活动中心配备国旗、制度标牌、桌椅、电脑、打印机、大喇叭等设备,拓宽活动中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阵地作用。 多措并举,“管”好活动中心。村(居)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不仅是群众的活动场所,更是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同时也是服务群众的平台,是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活动中心建成后,街道党工委制定出台《街道村(居)小组党群活动中心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要求党员群众自觉遵守,互相监督。同时印发《街道村(居)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使用登记簿》73册,做到一次一记录,一次一清点,确保活动中心设备设施完好,环境卫生良好,最大限度地为民所用。为选好活动中心管理者,街道党工委积极整合资源,采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老党员带头、后进党员值守等方式,分工到人、明确责任、严格要求,实行每周一轮换的管理模式。让无职党员有责可担,让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后进党员党性教育,更加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强化功能,“用”好活动中心。街道党工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的功能效用,利用好活动中心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定期组织政策学习、技术培训,将活动场所使用和管理情况作为上报党建工作的内容,实行常态管理,做到“人常在、事好办、管得紧、用得活”。明确“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技能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组织党员、群众读书阅报,文艺排练,民族节日活动、婚丧嫁娶筹办等,充分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把村(居)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作为各类群众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作为团结凝聚其他群众组织的重要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