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全面推广。(人民网7月9日报道)
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新时代浙江省域层面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全面推广。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反复跑、多头跑”为“最多跑一次”,更加利于解群众所需解群众所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这也是我们党深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让群众更加有获得感、更加有幸福感的直观体现。
近年来,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国各地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等政务服务改革工作,通过采取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府工作更有温度,自我生活更有质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模式为各地提供了可直接借鉴和适用的方式方法,而各地如何实现服务供给与民众需要相匹配,不断提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关键还要落到“实干”二字上面。
实,意味着不虚不假。要把浙江模式运用到本地实践中来,相应部门和领导干部不仅精神要实,且工作也要实,既要看到本地工作存在的短板缺陷,也要发现本地可操作能深化的成型做法。在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基础上,有针对性学习浙江经验,不照搬照抄、不流于形式,倒逼本地“自我革命”。通过聚焦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领域,走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模式,从而有效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答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新考卷的“民生之问”。
改革参考蓝本是载体,摸清本地实情实况是基础,能够取得实效还在于做上下功夫。这需要相关部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把改革内容与群众生产生活精准对接,主动顺应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趋势性变化,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以“干在实处”的责任担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全力推进浙江经验做法在本地扎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了浙江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新时代所有党员干部应该有的新担当和新作为。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责任担当和实干精神,才能让群众的认同感更加浓厚、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文/郑学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