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持续发力,切实为群众干实事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措施,取得了不小成效。许多地方会议少了、会议时间短了,工作台账检查留痕要求少了。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无效会议依然不少、调研接待任务还是很重、量化标准仍旧不合理。对此,需要聚焦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为基层减负松绑,是党中央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的心声和期盼。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就要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精神。以“减负松绑”为抓手正当时,必将激发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在奋斗新时代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是许多基层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基层干部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不少基层干部工作中常常参加各种会议、检查、考核等,导致工作中分身乏术、疲于应付。要切实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就要切实提升基层政府行政效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上来,激励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 为基层减负还需要提高效能,精简办事流程。在落实基层减负政策时,各地区更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措施,特别是在提高行政效能、精简工作流程上多思考。将可以合并的会议、检查、督查等进行有效整合,不仅可以减少基层负担,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老百姓不必在跑来跑去开各类证明,基层干部也不必再为了证明一些事实上下联动。基层干部把时间优化,把有限的时间用到为群众干实事上。 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办事流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不断实践、总结。同时,随着社会的变化,办事流程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关键核心在于从人民角度出发,让群众办事舒心、满意。 (作者:江南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