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沫 于 2018-7-9 14:57 编辑
练就“火眼金睛” 精准识别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人民日报 2018年7月6日) 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选出“根正苗红”的“坯子”是关键,这需要组织工作者要有一双精准识别干部的“火眼金睛”。 精准识别干部,重点看作风品行。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精准识别干部不能只注重实绩,不能“唯工作成效论英雄”、“唯GDP论”,任何环节都应把好干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检验干部是否按照“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己,是否带头遵纪守法、改进作风、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干净干事。 精准识别干部,重点看政治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信念不坚定,政治不合格,经不起风浪,扛不住考验,这样的人能耐再大也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因此要严把政治关,以“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牢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标准,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 精准识别干部,重点看日常表现。古语云:“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精准识别干部,功夫应下在平时,通过定期考核、谈心谈话、经常性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重要情况和群众口碑,特别是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全面、深入、准确掌握干部一贯表现,避免“一锤定音”,导致“带病选用”等问题。 精准识别干部,重点看能力水平。精准识别干部要坚持把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作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把勇挑重担、敢于碰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创新、破解难题作为检验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有能力的干部应该经受过繁重任务、复杂局面的考验,有促改革、谋发展的工作实绩,具备胜任岗位、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等。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识人察人自古以来就是组织工作的难题,考准考实干部表现,既关乎着培养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更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老百姓的幸福安康。(作者:陈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