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annie 于 2018-7-9 15:01 编辑
楼宇党建让城市基层党建再筑高楼 近日,上海市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发布了“淮海中路街道推进新时代楼宇社区党建行动方案20条”,提出探索在党建片区和标志性楼宇分别成立联合党委、在片区推动成立“企业发展促进会”等一套楼宇社区党建工作体系,促进党建融合共生,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社会团体也大量涌出,两新组织的党建存在着大片的空白。把党建建在楼宇上,是填补两新组织党建空白的红色底色,是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渗透,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联系和管理的一种新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让楼宇党建同社区党建相融相合?如何让楼宇党建更有力量?疏理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发布的“行动方案20条”,有如下几个亮点可供其他城市楼宇党建借鉴参考。
一是明确中心,辐射覆盖。在标志性楼宇成立“联合党委”,在其他楼宇推动成立“楼宇党建促进会”。“联合党委”合作共进,着重发力,楼宇党建促进会助攻后援,让楼宇党建既有中心点,也有发力点,促使楼宇党建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二是疏清层级,统一领导。联合党委班子成员由片区内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以及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组成,接受街道社区党委领导。疏清党组织隶属关系,以上率下,分级管理,使楼宇党组织具有规范性,也更易于社区党建管理统计。
三是吸贤纳才,共建共治。在片区联合党委牵头指导下,吸纳重点企业负责人代表以及多个协商平台代表,统筹片区楼宇自治共治建设,并与片区联合党委合署办公。发挥联合党委的支部党组织领导作用,提高联合党委的吸收能力,扩大支部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加强各支部党组织的共建共治,相融相合,齐力发展。使城市基层党建分流渗透的同时,也更有活力更具力量。
由此可见,结合城市社区党建发展实情,对支部党建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推进方案,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不仅给基层党建注入新生力量,也统筹了各领域的优质社会资源,为基层党建纳贤聚才,为基层党建凝聚实力,逐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蓬勃发展。楼宇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小细流,科学的分渠,统一的管理,才能使其细水长流,激昂有力。(作者: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