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找准问题之所在,才能采取治贫措施。 广大的基层党员干部战斗在精准脱贫的第一线,“贫根”即是他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对它最有话语权。扶贫开发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党员干部在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党员干部如何落实好中央精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发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农村扶贫开发扎实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谋事创业走在前,自觉做“明白人、带头人”。村党组织看乡党委,支部看村党委,民众看党员,党员干部是“村组的领路人” 。民众最接近的就是农村党员,农村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工作中发挥带头表率作用,通过一件件小事来体现党员的模范作用。 深入基层,深入贫困群众。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从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帮助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狠抓劳务培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要充分做好组织动员。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切实解决最困难地区、最困难群体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实现贫困群众生存条件大改善。 以先进思想为导向,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落实贫困户有能力经营的产业项目,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实现贫困群众产业增收大提升。 正确引导群众,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力度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实现贫困群众致富本领大增强。 党员干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自觉践行担当精神,始终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把精准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农村党员干部在精准脱贫战场上,要充分摸清“敌之根”,削弱“贫之气”,才能瓦解“穷之源”,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 (白金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