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谦逊的新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看望“老支前”王克昌时,得知老人每天都听自己讲话后,真诚地说:“请你批评指正。”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涵养谦逊的心态和姿态,保持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我们前进的脚步就会更加铿锵有力。(人民日报 7月9日) 谦逊是指谦虚、不浮夸、为人低调,不自满,是一种自我的认识,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我们都当以谦逊自居,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谦逊是当代青年必备的品质。泰戈尔曾说:“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在当代,我们也常常用“谦谦君子”来形容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修养。作为新青年,我们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放下身段,放下架子,走进基层,不断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大自然取经,才会看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己一无所知,才会更加认真地去学习,提升自己。要想成为新时期合格的谦谦君子,就必须做到谦逊谨慎,甘于奉献,要对自己的处世哲学有科学、开朗的定位,要有乐于挑战、上下求索的精神,只有真正具备了“得意”时谦虚谨慎,“失意”时泰然处之的优良品质,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谦逊是当代青年成功成才的必要条件。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这就要求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既要谦虚谨慎,又要敢想敢干,只有谦逊专心,找准定位,才能真正做到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只有当我们都能真诚的说出:“请你批评指正”,才能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与真实愿望,从感情上接近基层、融入群众,干出好成绩、博得好口碑,将人品转化为业绩。 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青年人应担起做人的脊梁,更应肩负起祖国的期盼,而谦逊能让我们更加接近坚实的大地,专注于脚下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开创新局面。新时代,唯有常怀敬畏之心,做一个不那么“刺眼”的人,永远保持一种低调而谦逊的态度,方能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