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日前出台的《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服务基地,初步建立贫困乡镇及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农产品品牌,计划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的52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8月27日,四川日报) 对于四川而言,属于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如何让全省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只有科学运用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旅游扶贫和政策扶贫等举措,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才能够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生存能力,让其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至今仍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的贫困群众,要想让他们真正拥有摆脱贫困的能力,各地区各部门就应该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才能够实现到2020年,四川52万老乡摆脱贫困的目标。 四川已经明确提出,今后3年,将聚焦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产销对接能力和产业扶贫支撑保障能力提升、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发力,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四川地域面积广,产业结构繁多,尤其是甘孜、阿坝、凉山这三州地区,大多是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当地特殊的地理地形已经决定了物产的多样化。四川明确将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等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兔、地方特色水产品种等特色养殖业,发展特色饲草业。而这些特色产业,真的是非常符合部分贫困地区的特点,而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一定能够让当地的农业生产步入持续增长的良性轨道,一定能够让深度贫困地区感受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用行动绘就四川产业扶贫的明天。在产业扶贫道路上,各职能部门应该强化引领,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积极在牧区推广集体牧场模式,鼓励建立跨区域跨行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培育专业大户,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循环+乡村旅游的家庭农场。通过这些举措,一定能够提升和优化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让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畅。(晏一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