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做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的表率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1

主题

0

回帖

79

积分

记者

积分
79
发表于 2018-8-27 2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来源:8月27日中国新闻网)
《条例》集中全党智慧、汲取历史经验和实践成果,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好比“警钟”,提醒党员干部避开危险,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是加强党内廉政建设和纪律建设的重要成果。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那么,作为党员干部该如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笔者认为:
要强化学习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观念,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环节,而关键的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党的纪律的重要性。一个没有党的纪律观念,一个不把党的纪律放在眼里的人,不可能是合格的党员。因此,在当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清醒看到搞好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要自觉学习《条例》,加强正面教育,鲜明正确政治导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要强化“知行合一”,模范遵守党纪。《条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的要求细化具体化,既是检验党员干部纪律意识的试金石,也是衡量党内政治生活的标准和底线。党员领导干部要知行合一、率先垂范,就必须一方面要坚决落实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不折不扣、不跑偏走样认真贯彻党纪处分条例、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准则等党纪条规,做到既坚决执行,又扣准实际。另一反面要时时做到慎独、慎微、慎欲,在纪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并经常用党的纪律作为镜子来正视自己,才能防微杜渐,真正成为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党员。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认真学习并对照《条例》,查摆自身问题,即查即改,立行立改,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善于较真、敢于担当,不做“老好人”,确保把党规党纪落实到位。
要聚焦责任、狠抓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是纪律的执行者和和捍卫者,必须先学一步,学深悟透。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党内法规,是依规管党治党的遵循和依据。各级党员干部要融会贯通、务求实效,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学习贯彻《党章》,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要针对执纪理念、执纪能力和工作作风,深入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加强整改落实,确保贯彻落实《条例》不走过场、不打折扣、不搞特殊,在全面深刻理解《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条例》执行质量和成效,使纪律约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总之,新修订的《条例》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争做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的表率,始终做到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存戒惧,始终做到廉洁自律,严守党纪,为在全党逐渐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王艺静)





上一篇:干部休假是身体的“补给站”
下一篇:“十步法”念好“四字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8 09:31 , Processed in 0.16002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