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关于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意见,强调要明确选拔用人导向、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干部激励保障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四个全面”道路上大胆的干、不断的闯呢?笔者认为,各级党组织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为担当作为者撑起“腰杆”。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克难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干事创业的时候,然而一些干部却心存顾虑、“怕”字当头,有的常当“甩手掌柜”,只说原则话、不拍板定事,有的推拖躲绕、打“太极拳”,严重影响了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允许失败、宽容犯错的容错机制。中央出台的《意见》就是在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宽严相济的原则下,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建立起了容错纠错机制, 为担当作为者“撑腰”,让敢想敢干的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让他们受委屈,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潜能。 二是要为担当作为者清除“路障”。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些敢想敢干的党员干部由于触及了一些既得利益团体的利益受到排挤,又受到一些“太平官”的打压,开展工作举步维艰,积极性严重受挫。要让这些积极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就必须为他们清除“路障”。各级党组织既要用党的纪律约束干部,又用党的政策保护干部,让那些无所事事的“太平官”、只求无过的“平庸官”腾出位置,让那些敢干事、能担当、善作为的人得到重用,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为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为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的干部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大刀阔斧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是要为担当作为者立好“航标”。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意见》的要求,积极鼓励干部干实事、治理干部不干事、引导干部干成事。通过对各类先进人物、优秀事迹的表彰,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通过严肃查处为官不为、做太平官、当“老好人”行为警示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为在改革发展路上不断创新,满怀豪情干事创业、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优秀干部亮起工作的“航标灯”,传播正能量、传递新能量,把思想引导和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引导干部想干、会干、善干,使其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路人”。 作者:夏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