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正式全面启动。(8月25日,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设色社会主义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全党要坚定不移地走高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治国理政、治党兴党归根结底要把法治建设落实到位,我们党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执政底线,坚守从严治党的治理阵地,强化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代言人”。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游戏比赛有规则的保障执行,才能有序进行收获结果;同样,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也需要法治建设的保障,才能国泰民安。党中央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稳定器”。 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代言人”,要在科学立法上下功夫。“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十九大报告把依法立法、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并列为科学的立法原则,是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立法工作更高要求的体现。治国理政,关键在立法,科学的立法原则可以保证“良法”的诞生,坚持科学立法能够积极引导人民向善,有序推动社会发展,持续促进国家繁荣。所谓“法者,治之端也。”立法工作作为依法治国的开端,牵好这个“牛鼻子”,就是为依法治国把住了“方向盘”,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大业放上了“压舱石”。在新时代的立法进程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立法质量,让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有更多“良法”产生,不断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代言人”,要在严格执法上下功夫。“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严格执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考验执法者实行法律职能的能力。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可以体现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同时也能够促进法治执行公信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严格执法,不断为新时代依法治国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贴近民意的服务环境。 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代言人”,要在公正司法上下功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经成为人民心中对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共同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我国正逐步走在推进司法改革的道路上,让司法公正必须深入研究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更加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同性、联动性,更加注意综合配套、协同推进,始终不偏离法律的天平中心。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践行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代言人”,要在全民守法上下功夫。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换得人民的坚决拥护,以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赢得全民守法的支持,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所在。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做坚定推进全民守法的宣传者;以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带动人民群众培养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不断营造全民守法新理念。 新时代法治征程上,需要全党带领全国人民群众一道,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跨步依法治国的大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法治建设新动力。 (作者:何雨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