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年轻干部热衷搞“自我设计”,一门心思谋划“晋升路线图”,不竭余力编织“关系网”,难以沉下心来抓学习、心无旁骛干工作。
有句话叫“干部埋头苦干,业绩群众认可,进步组织关心。”年轻干部该把心思多花在工作上,把时间多用在学习上,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不论组织是否能及时发现自己,那都不是不努力、不学习的理由。如果组织没发现自己,可能自身的能力还不够“冒尖”,也不必太过气馁。年轻人多些挫折未尝不可,不妨多把心思花在干事能力提升上,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一点一滴不断学习才是进步的“良方”。
党员干部队伍里有这么一个说法,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五年就能显现。五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明天努力时间很长,今天努力时间很短。缺乏学习提升的规划和紧迫感,整日虚度光阴,长期荒废学习,五年后轻舟已过万重山,要赶上前者可能要花两个五年,也可能再也赶不上,因为前者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不论是在基层相对狭小的“空间”,还是在“腾挪”空间相对较大的高一级机关,都要有在能力提升上紧迫感,把真才实学的“硬通货”攥在手里。
混经历、搞包装,热衷于简历上的“自我设计”的人无非是想在仕途上快人一步,热衷编造子虚乌有的学历、履历,妄图抬高自身行形象,无非是不想不劳而获。年轻人想进步并无不可,但路子一定要走得正。如果只热衷表面的“自我设计”,终究只是绣花枕头一包草,能力的不足在实践的检验下总有露馅的一天。不论站在什么职位,都不能忘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理。妄图在自身能力上投机取巧,终会自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恶果”。
年轻干部的年龄是个宝,关键还看用好用不好。年轻干部应该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多注重自身党性修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基层,多在基层“墩墩苗”,在摔打中提升自身干事真本领,在挫折中磨砺干事好心态;应该正确看待年龄优势,化年龄优势为学习优势,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多些“泥土味”和“群众情”,把青春汗水挥洒在基层一线才是“自我设计”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