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努力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深入推进西部开发工作。(《人民日报 》2018年08月24日01 版)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其经济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均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西部个省市区应向改革先行先试的东部地区学习,加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祛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同时应立足区位特征推开放,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强与东部省份和周边国家、地区交流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在开放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谋求共赢。 二是抢抓机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目前党中央正在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各省市区应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提升和标准引领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促进传统低端产业迈向中高端,大力发展新能源、绿色食品、电子商务、旅游康养等新兴产业,力促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西部各省区市应该进一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软环境”。各级领导干部应定期深入企业和服务窗口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干部作风监督检查,坚决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加大对排斥外来投资者、滥用行政权力、强行摊派强推服务、违规收费罚款、刁难服务对象、违规收礼吃喝、干预经济活动、纵容欺行霸市等行为打击力度,打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简政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构建起了“亲”、“清”政商关系,为地区经济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夏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