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曾翙翔同志(上图)“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这位年仅29岁的青年,最后时刻还在抗洪救灾一线走访、转移群众。大家说,小曾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奉献和担当。(人民日报) 台风“温比亚”来袭,青年干部曾翙翔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他倒在了自己所牵挂的村里。在生命的最后12小时,他不顾狂风暴雨,依然坚持和群众在一起,在走访和转移群众的过程中因触电不幸去世。他走了,却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1989年出生的曾翙翔在得知计划派驻驻村工作队后主动请缨深入一线,在之后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把村里建档立卡的185户贫困户471人全部走访了一遍,贫困户家里的情况、致贫原因都摸得清清楚楚。就是这样一位29岁的青年干部忍痛离开怀孕的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扎根于农村,奉献于脱贫攻坚事业中流汗、流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是因为“傻”,而是肩上有一份责任、心中有一份担当。但更多的是因为有对群众的那份情,正是有了这份情,曾翙翔这样的好干部才能走在田间地头,走在崎岖山路,才能走进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疾苦,才能深入了解到贫困人口的所急、所想、所需。 曾翙翔走了,但他留下的责任和担当值得广大的青年干部学习,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还有无数这样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四个意识”中的看齐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向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看齐,看齐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看齐他们全心全意在为群众谋福祉,主动作为使脱贫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看齐他们面对群众疾苦尽心尽力帮忙解决困难,使脱贫攻坚和为民服务取得实效;看齐他们在工作中能将群众放在心上,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去深入群众,充分做到与群众心连心;看齐他们能够把群众当作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尽心去办。 正是有了像曾翙翔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干部们默默的奉献着,毋庸置疑脱贫攻坚胜利的果实将由我们摘取。(岳禹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