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沫伊沫 于 2018-8-25 11:29 编辑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正式全面启动。(8月25日,人民日报)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是国家行驶在平稳发展轨道上的润滑油,也是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助力剂。全面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境界。 全面依法治国,完善立法是关键。“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依法治国,立法必须先行。古往今来,成功的执政者,无不视立法为治国之要务、理政之圭臬。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必须与时俱进。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立法是维护国家安危的最重要保障,是国泰民安的重要基石。必须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进一步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补齐短板、填充空白,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规范执法是前提。“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保障;严格执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严格执法,是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着眼点、着力点,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执法工作生命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严格守法是根本。“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规范言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治国之重器,只有让法治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才能为法治中国提供最坚强的支撑,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带来强大持久的动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全党全国一起努力,人民群众才能感觉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存在。 (作者:莫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