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联合发布《关于敦促职务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公告》。这是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正式对外发布公告,也是我国首次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境外在逃人员发布敦促其投案自首的公告。(8月24日,澎湃新闻网) 自2015年“天网”行动开展以来,追捕、劝返、自首的百名红通人员已归案过半,不得不说这是反腐道路上的一次大捷。 曾经,一些党员干部在违法犯罪之后,大多会选择潜逃境外,他们认为到了境外就到了“避罪天堂”。这一条“后路”也助长了违法干部的贪腐气焰。但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持续深入,一件件案例、一个个落网人员用实际告诉大家:“境外绝对不是避罪天堂,出逃者身心会备受煎熬”。 不少外逃分子在落网后,都会悔不当初。一些人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受了几十年煎熬,还是被捕了。”也有人说“出逃后,惶惶不可终日,原本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不到一年就掉光了。”因为出逃国外,不能为家中父母尽孝、不能抚养妻儿、不能照顾生病亲人······最终,也只有落网这一个下场。 的确,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盘点我国开展的追逃追赃工作,无论是看所持的态度,还是看采取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都可以看出:绝不让一个腐败分子漏网,追逃追赃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这也充分印证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的庄重承诺。 我们看到中央反对腐败的态度决不动摇、力度决不减弱,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也决不会变。不得不说,在中央铁腕反腐的“不断发力”下,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国外不是“避罪天堂”,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紧迫感。要算清自己的人生“大账”,把好人生关口,努力走好人生每一步,做到不义之财不拿、不正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做,谨防小错成大祸。 (作者:左腾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