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民生惠民工程,提升西部地区群众幸福指数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了西部开发进展等情况。西部各省区市政府负责同志发了言。李克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要按照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要求,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创新,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动力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民生不断改善,为全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拓展空间。(人民网8月24日) 新形势下,把握好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尤其是对于西部群众来说,脱贫坚攻更是一项让老百姓真正的富裕起来的政策引导。政府应着力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社会为目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实施民生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收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实现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显著提高。 各级地方政府应从人民群众实际出发,把改善民生作为助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推动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将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少地方政府开展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年活动,扎实开展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项目,提升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全新的教学理念,着实提高了整体教育水平。不少地方政府把改善医疗环境、提高群众就医水平、保障百姓身体健康作为最大的民生工作抓牢、抓好,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把医疗卫生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上,着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部分地区还专门开展了以开展“三基”、“三严”培训、“三好一满意”和“医院管理年”等活动,扶持乡镇医院开展特色专科、国医堂建设和对口帮扶等工作,使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切实提高了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需求。在深化再就业工作上,各级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坚持把扩大和稳定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激励政策接连出台,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切实解决好了各项就业工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临之际,人民群众在教育、住房、医疗、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主动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来回应群众的关切,实实在在的做出成绩,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作者:杨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