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里有想法,干事有办法,这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一位在信访岗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总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人问他有什么高招,他笑答:“哪有什么高招,无非是方式方法的问题。笑脸迎是见面礼,拉家常是基本功,谈感情是切入点,情理法是标尺线。”(人民论坛 8月23日) 假如说执行力是干部履职尽责的风向标,那么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就是衡量工作能力的一把尺子,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做事为人的高尚品格,工作尽心、尽职、尽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敢干事”是一种态度,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干事的决心, “大事小事和稀泥”,在工作中拈轻怕重、避重就轻,在困难和问题面前“踢皮球、打太极”,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仅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士气,更会影响党和国家的事业长远发展,同时影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针对这类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予以纠正,营造“敢干事、爱干事”的浓厚氛围,综合运用考核奖励、选拔重用等手段,尽最大可能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会干事”是一种能力,反映了干部的工作本领。要求干部精通业务,凡事都要认真思考、身体力行,认真科学规划自己的工作,敢干而不蛮干,苦干而不傻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始终坚守原则,坚持按规矩办事,做到无私、无畏,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生命线”,主动为群众谋利,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干成事”是一种本领,俗话说“事不在多,做实就行,事不在小,做成就好”。对于干部而言,既要有想干事的意识、会干事的能力,更要有干成事的结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心想干事,善于干成事,无论多么繁杂的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努力做好。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未雨绸缪,提前做到准备,有备无患。遇到棘手的工作,不慌不乱,按照正确的方法路线,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者:宋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