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言诚 于 2018-8-23 09:08 编辑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而领导干部的形象也时刻体现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塑造好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关键就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学会放低姿态,常怀爱民之心,担起为民之责,把老百姓当家人,把老百姓的事当家事,时时刻刻为民着想、事事处处贴近群众,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干部形象。 用心听民意,俯身接地气。我们常常把群众比喻为载舟的水,或是种子的土地,亦或是大树之根本。对于执政者来说,群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任何时候都应该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当一名“接地气”人民公仆。要时刻怀揣一颗爱民之心,诚恳地与群众交流,虚心地学习请教,到群众中完善工作思路,从民意中改进工作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悉心察民情,躬身只为民。“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是明朝张居正的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其意为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他们的疾苦,对于当下的一些领导干部来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只是把为民服务挂在嘴边,做做样子,走走形式,不深入基层,不认真调研,不细心体察,不解决问题,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而只有真正放低姿态,以爱民之心一以贯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把老百姓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心腹之疾”,持之以恒,方能安民治政,赢得民心。 实干解民忧,真情暖民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而服务群众重点也在于“实干”二字,实干精神是放低姿态,摒弃“官本位”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迈出解民忧、暖民心的第一步。领导干部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拿出踏实的态度,发扬务实的作风,以实干解民之忧,用真情暖民之心。 领导干部自我放低姿态,是一种智慧,一种心态,一种作风。只有放低姿态,认清自身担负的责任使命,勇于担当,不忘初心,方能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谋的更多“获得感”。 (作者:言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