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回复: 1

[已推搜狐] 信仰的旗帜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6

主题

0

回帖

34

积分

记者

积分
34
发表于 2018-7-1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仰的旗帜


  6月6日,教育部追授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为“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学习他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夏天,作为吉林省委理论宣讲团的成员,已经76岁的郑德荣往返于6个县市,连续作了12场宣讲报告。那时候,他已经患了冠心病和糖尿病。虽然在台上充满激情,声如洪钟,结束了转过身却总是大汗淋漓,郑德荣不在乎,“我一上讲台,就什么都忘了。人生的最大快慰就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
  遗憾的是,郑德荣的身体每况愈下。这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论文,他们准备了半个月,在住院前的3次修改沟通里,胡范坤感觉到郑德荣说话慢慢变得吃力,工作一两个小时就要躺下来歇很久。
  论文最终入围,郑德荣也住进了医院。接到通知那天,学生把消息念给他听,已经卧床不起的郑德荣颤颤巍巍站起来,但坚持了没几分钟就倒下了。
  学习他忠于祖国的高尚品质。一粒渴盼国家独立富强的种子,悄悄发了芽。真理的光芒是耀眼的。1948年,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早已厌恶在“国统区”读大学的郑德荣,毅然决然投奔解放区,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那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鲜,“有一种‘新生’的感觉”。
  “公木先生,那可是大人物呐!”多年后,郑德荣依然忘不了,这位“大人物”身穿一件旧棉袄,腰扎一根草带子,手拎一个白铁壶,一边倒水喝、一边用大白话讲解《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哎,既有真理性,又有吸引性,大家都愿意听,入耳、入脑、入心。”
  学习他信仰高于天的追求。上世纪80年代初,郑德荣曾借调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两年,担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主持工作的副组长。这一步,成为他学术研究上的重要转机,使他有机会进入中央档案馆,亲手翻阅最原始的革命资料。每天早去晚回,一条板凳坐到黑。郑德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珍贵史料的营养。
  “触摸那些泛黄的纸张,就仿佛看到了坚贞的烈士流下的鲜血、付出的生命。”这份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由衷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道路上执著前行。
  “党史研究,必须注重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郑德荣提醒自己,也告诫学生,“我们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是为党做学问。入了这扇门,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他撰写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修订本)》,更是开创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
信仰是一面旗帜,郑德荣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先进旗帜,让我们以他为榜样,化悲痛为力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金太







上一篇:研马传马,死而不已
下一篇:用青春诠释迷彩芳华
匿名  发表于 2018-7-1 13:57:29
抵制虚无主义,坚信共产党党的领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6 05:36 , Processed in 0.81190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