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回复: 1

别再给孩子挖坑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0

主题

43

回帖

500

积分

特约编辑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8-6-30 1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淑女 于 2018-7-1 13:43 编辑

        最近看了李月亮的一篇文章——《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成了坑》,故事源于一则新闻:同济大学毕业的大卫,在加拿大拿到滑铁卢大学工程硕士学位,6年前回国,如今48岁的他却天天窝在家里不肯工作,整天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靠82岁的患有尿毒症的老母3500元的退休金苟活。无奈之下的老母准备去起诉儿子,想通过让他出赡养费逼他出去工作。无独有偶,长沙也报道了一个干啥啥不会的29岁“老”男孩,患糖尿病的父亲出去搬砖养家,他在家玩手机,连饭都不做,父亲忍无可忍之下把他赶出门,当儿子的居然想状告父母不养之罪:“我没有能力,父母有能力,他为什么不养我?”我不想批评这些聪明的、被父母呵护着长大的“巨婴”们,因为这不完全是他们的错,造成今日的局面,父母要付主要责任!
        表面上看起来是做孩子的不对,年轻力壮四肢健全却游手好闲,而可怜的父母,风烛残年还要为生计四处奔波。然而回过头想想,是谁造成今天的局面?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不是旁观者没有同情心,也不是在落井下石,中国人讲究“人情味”,习惯一味的去同情弱者,批判所谓的“强者”。可是我们有时是不是也要试着站在所谓的“强者”的角度想想呢?就拿以上报道中的俩主人翁来说,难道他们不想去工作?不想去挣钱?他喜欢看旁人的白眼,听他人的闲言碎语?窝在家里,与社会脱节,与朋友脱节,个中滋味,定五味杂陈。可是从小父母没有放手给他们面对社会的机会,没有教给他们在社会求生的本领,没有留给他们足够的适应社会的空间。他们没有形成该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进入社会该具备的技能技巧,没有与人相交该拥有的情感,态度,你让他们拿什么去面对社会,拿什么去适应社会?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父母是可怜,历尽艰辛把孩子养大,换来的却是一块“废品”,且是让人闹心的“废品”;但同时父母也是可“恨”的,“恨”“天下父母心”操的太多、太细,“恨”父母们不明白教孩子独立的重要性,“恨”父母们对诸事包办过剩。其实从孩子进入校园开始,老师就教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去做。可父母总认为:将来有的是机会让孩子学,或者认为以后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等等,岂不知你替他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他进入社会束手无策、深陷其中而无力挣扎的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爱一个人没有错,但爱得没有原则,没有底线,没有尊严,那就不是爱,是变相的害。你惯着你的孩子,这样帮他做了,那样帮他处理了,孩子就剩一件事需要做:学习。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惯子如杀子”,你都一直在试图“杀”掉自己的孩子,孩子如何回报你,不都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吗?不都是你应该承受的后果吗?
        又到了中考高考结束季,假期,不是让孩子们换个地方学习,而是让他们从书本中走出来,与社会亲近,与大自然亲近,是培养孩子们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的时候。父母们,别再给孩子挖坑了,请珍惜每一次能将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适应社会的人”的机会。
(作者:任淑陶)





上一篇:环保督查“回马枪”,让敷衍无所遁形
下一篇:惩恶扬善,高筑心中道德之墙
匿名  发表于 2018-6-30 22:49:05
字体怎么会改变那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2 21:40 , Processed in 0.18378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