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正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倾注心血前所未有,更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教育化人也带来了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我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截至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因素。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即便如此,教育强国的目标依旧在路上。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更多仰赖教育事业谋求更趋高质量的发展实践。当前,在普及初等、中等教育上仍有上升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5.5%、91.6%。 教育强国是国家意志、强国之基,更是人民意愿、富民之本。持续提升初高中受教育人数整体规模也是储备高等教育人才梯队的必然要求。国势强盛在人才,人才辈出在教育。赋予教育强国建设“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工程”定位,旨在进一步凸显教育强国建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关键和巨大作用。其背后,也是对坚定将科教兴国作为国家战略选择决心的一次有力“背书”。要知道,教育强国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结果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谓“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恒强则国恒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昌盛景象,必须仰仗教育强国目标的如期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