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法不能“投机取巧” 日前,笔者正在参加“法宣在线”知识测试,某同事看见后讶异地说:“你怎么亲自考试啊!”随后介绍了手机里的一款“学法”小程序,只要输入账号密码,点击“开始学习”,5分钟后就可以获得300分的积分。而对于考试,只要支付一笔费用,小程序也可以给你一份“完美的答卷”。学习竟可如此“投机取巧”,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犹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设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之上,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而“法宣在线”则是全国普法办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学法用法及考试搬到电脑上、手机上,提供了法治培训讲座、普法视频、法治公开课、七五普法等在线法治宣传教育资料,让国家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然而,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来给自己学习充电,反而“投机取巧”,以一些“小手段”获取学习积分而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尤其对领导干部来说,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一般干部和群众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如果自己也没有法律意识,带头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恶劣的“破窗效应”是巨大的。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既是价值风向标,更是关键推动力。因此,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做起,弄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切实将“依法治国”的理念内化于心。 要带头学法守法。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复杂问题,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愈来愈高,唯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够适应步入深化改革勇闯“深水区”,强啃“硬骨头”的需要。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地方法规,夯实法治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融会贯通的学习掌握。 要树立法治思维。想问题、作判断、出主意都要与法比照、依法而行。要以法治思维谋划发展,以法治思维破解难题,以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 要坚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要强化“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理念,时刻以法律为准绳,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者:陶艳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