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eve虏 于 2018-8-9 16:36 编辑
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毅然接受组织交给他的守岛任务,与妻子在缺水断电、寸草难生、时遭台风侵袭的孤岛上默默站了三十二年岗,把青春的热血全然挥洒在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上。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身为组工,仿佛看到战场上偕行的前辈陨落后成为夜空中指明方向的小星,内心感佩,而重新燃起继续战斗的热情。王继才同志给予我们的启示良多: 抵制诱惑,不忘初心。王继才对本职工作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迎接人生的抉择时,主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始终将国家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面对试图偷渡的蛇头拿出的巨大诱惑,他严词拒绝,并立刻将犯罪分子的阴谋上报组织,诚可谓“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独守孤岛,人迹罕至,收受贿赂风险貌似风险甚小而受益甚大,但王继才心中自有一杆正义的秤砣,坚定地以党章党纪作为自己行事的标准。组工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小恩小惠,乃至更大的诱惑。但面对诱惑时应当叩问自己的初心,是选择为人民尽忠尽职地服务,还是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选择平凡而伟大,还是选择一时得志,而永久刻上卑鄙的烙印?这些看起来容易的选择题在现实中却显得颇难抉择,但若葆有自己作为党员、作为组织一分子的初心,就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心中唯一的答案。 安于平凡,无私奉献。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人生的意义本来是虚无的,而人应自己创造意义。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被天神惩罚,日复一日地将巨石推动至山顶,而巨石至顶端随之滚落,他又注定开始新一轮苦旅。基层的组工们面对日常的琐碎工作,可能时不时有一种失落感;但就如王继才面对孤寂的岛屿,西西弗斯面对巨石一样,既然选择了这条寂寞而平淡的坚守之路,就要克服心中的孤独,坚持不懈地捍卫国土,搬动巨石,最终不负使命,战胜巨石和自己的命运,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丰富的人生价值。即便平生无法一展鸿鹄之志,但踏实下来建薄功立微业,在漫长的坚守之路上,以坚持与耐性砥砺自我,学习、钻研、苦干、历时不断地努力,未尝不能超越普通的境界,实现更宏大的追求。 一生悬命,守土有责。“一生悬命”精神的命名源自日本古语“一生所命”,意为拼死、拼命,不遗余力地做某件事,如古代的武士捍卫一方领地,至死方止。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能让人“一生悬命”的工作渐趋消失,但在如王继才这般坚韧的边防战士身上,仍能看到承诺与践行合一的“一生悬命”之灵魂。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组工,也许不能做到王继才同志这样伟大的忠举,但身在岗位一天,就要时刻恪守“一生悬命”的信念,拼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各级党组织和宣传阵地就是组工们誓将拱卫的“国土”,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党的领导之钉牢牢镶嵌在每一寸基层的土地上。 向王继才同志学习,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源于对事业恪守者发自内心的敬重。既都是甘愿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同袍之“战友”,我们更该以他为榜样,当好一根恪尽职守的针,结好基层这张繁密的巨网,以牢牢承托人民与祖国。 (作者:乔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