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云南在全省大力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力争用5年时间提升25000名左右村(社区)干部学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城乡基层干部队伍。(8月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末梢”,是国情党情民情的“亲历者”。因此,要在“源头”下功夫,要以多角度调研、多方位考察、多形式培养为抓手,以实践培训为补充,加强统筹谋划,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养质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城乡基层干部队伍。 多角度调研,寻“高才”。首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LED、宣传栏、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在各地发布招聘公告。其次,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水平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最后,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基层干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多方位考察,选“优才”。基层干部的考察工作是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要严格通过笔试、结构化面试、政审、体检和公示等层层筛选,以德为先、优中选优,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 多形式培养,育“人才”。一方面,要丰富教学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网络学习、集中面授、线下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依托党校等平台举办干部任前培训班,丰富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服务能力。 要从“源头”考察和培养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始终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队伍。 作者:李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