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山区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云南织密健康扶贫保障网: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取消救助起付线;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医联体建设基本实现贫困县全覆盖,将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患者不动专家动;深化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向大城市的大医院取经,接受技术指导、设备支持。(《人民日报》7月5日) 长期以来,农村家庭尤其是农村的贫困家庭不敢看病,本就困难的家庭因为一场病会变得更贫困,就算是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也会因为一场病返贫。“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群众眼中生病去医院的的情景,看似是句玩笑话,可却真实的反应出了农村家庭对于去医院看病的恐惧心理,健康扶贫保障网的建立,为贫困家庭带来了精准医疗保障,让他们去医院看病在无后顾之忧。 健康扶贫保障网的建立让贫困户看的起病。以前去医院看病从来都是想付费后诊疗,尤其是大一点的病,家里不准备十几万根本就不敢进医院,让贫困家庭雪上加霜。当国家启动“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后,由原来的患者先付费,看完病后再走医疗报销程序,到现在的先看病,之后只需缴纳自己要交的费用,其余费用由医保部门直接支付给医院,并且加大了贫困户的报销比例,减轻了贫困群众的负担,让贫困群众不再害怕生病。 健康扶贫保障网让贫困户享受到不出门专家来问诊。专家诊疗,一般都是去大城市,大医院才会挂上专家号,并且专家号并不是每天都有,所以就算去大医院也不一定能挂上专家号。精准医疗扶贫以来让专家问诊不再是困难事,国家号召让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进入到农村,贫困户与医疗专家结对帮扶问诊,当贫困户出现健康问题时可以之际与专家联系,不出门就能得到专家的问诊,让贫困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待遇。 健康扶贫制度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人员技术水平,配齐医疗设备,定期对医疗人员展开培训,推动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在基层”的医疗模式,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医疗救助,不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想象,让贫困户看病无忧。(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