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是凝聚人心“金钥匙” 福建省尤溪县的半山村用了3年的会见从全县有名的“垃圾村”“赌博村”变成了“花园村”和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看到半山村的变化,附近村民都说是因为有个当兵30年的“旅长村支书”,他眼界宽、人脉广,肯定少走弯路。但这位“旅长村支书”却认为村干部树立起率先垂范、公正坦荡的形象更重要,在乡村建设中,村干部公道正派的品行才是最强大的凝聚力。(7月31日 人民日报) “人心齐,泰山移。”能不能干成事,关键要看能不能凝聚力量,能不能凝聚人心。在基层农村,在人民群众心里,什么最能凝聚人心?最好的答案就像这位“旅长村支书”说的一样,村干部的公道正派的作风和品行最能凝聚人心。“正事须先正心”,要干好事情,就必须心态放正、身子摆正。正因为这位“旅长村支书”无私为民的初心和村干部率先垂范、公正坦荡的作风,赢得了全村群众的心,让全村群众真正认识到村干部做事干事是为了全体村民的利益,自己没有理由不努力、也没有理由不支持,而如果村干部为了自己的私心私利干事,必定不得人心,也必定一无事成。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基层党员干部要办事、要干事,首先就是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没有群众的鼎力支持,是不会有什么成功的。端正自己的作派,一心为公为民,才能化解群众不想跟着干、不愿跟着干的坚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够让人民群众真正敬服、诚心归附。有些干部想耍“小聪明”,假装在表面上“正己”“尽己”,以为这样就可以“化人”“服人”,其实就是在自欺欺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放在心上,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要想糊弄群众、欺骗群众。 “人心聚,则事业可期;人心不聚,则事业无望。”党员干部要明白自身才是凝聚人心最好最强大的力量,而其他的任何“花招”都是没用的。这位“旅长村支书”就深刻领悟了这一道理,于是在他上任伊始的第一件事,就推荐了一批人品端正、才干服众的党员干部充实领导班子,加强党建,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也要向这位“旅长村支书”取经,取一颗正直无私的公心,取一卷为民服务真经。 公道正派是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也是赢得民心的制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想凝聚民心、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始终保持公道正派的作风,让人民群众真心信服党,甘心跟着党走、愿意跟着党干。(文/王度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