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有味”方能“解渴” 当下,讲党课可谓百花齐放。有党课进社区、党课进机关、万名党员进党校、千堂党课进基层等多种讲课形式,党课走进了社区、机关、学校,让万千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党课带领的“有味”中“解渴”。 党课“有味”,让听者“解渴”,就是要把党课讲好、讲透、讲深,讲明,让听者从听党课中汲取需要的精神动力,找到前行的目标。像这样的党课,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就走在了前列。该学院一名教授来到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学堂坡社区的讲学点,给党员群众讲了一堂关于现代人如何学雷锋的课。社区志愿队队员王霞听得津津有味,直喊“解渴”,“过去只知道要‘学雷锋’、做好事,现在对‘雷锋精神’的了解更加全面,也明白了志愿服务要与时代发展结合,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从社区志愿队队员王霞听得津津有味,直喊“解渴”看,这是一堂“有味”能“解渴”的党课,如此党课应该开枝散叶,多多益善,让更多的人听得“有味”,听得“解渴”。那么,更多的讲党课者如何让党课“有味”,让听者“解渴”呢?窃以为从四方面入手: 一要以党章为根本教材,详细讲解党章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是经过五代中央领导集体聚全党之精华编写而成的,是一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每一句、每一段都寓意深刻。党章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全党的行动纲领、行为准则和工作指南。上党课就是要学党章,讲党章,这一点必须明确。每位上党课的领导干部课前必须先学一步,切实把党章读懂弄明白,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原原本本地学好党章,把握党章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为上好党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要突出重点。在全面讲解党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问题或重点章节。党章不是一次可以讲完的,每次只能讲几节、几章,要长流水不断线。党性锻炼也不是一日之功。通过党课活动,把我们日常党组织活动的机制建立起来。讲党课要从党章的角度讲,从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从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角度讲深、讲明、讲透。 三要联系实际。上党课所举事例要联系实际、要慎重,讲问题要准确,要有代表性,能够说明问题。上党课联系实际,不是开工作会,不能随心所欲地不负责任地列举一些现象,夸夸其谈。选择事例不要片面,更不能庸俗。反面事例要用有结论的,没有结论的尽量不用。党课是一个严肃的政治活动,不要随口开河,不要不分情节的胡乱讲。要把握好度,有把握的事例联系,没有把握的不要联系。讲好党课,联系好实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搞好调查研究,要有平时的积累。 四要讲究授课艺术。要重视党课的授课效果。党课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如果上党课把会场搞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胡吹乱侃一气,那不是上党课,那是开文娱生活会。党课不应追求这种效果,应追求严肃、认真、庄重,思想上有提高,心灵上有净化的效果,不能片面地追求全场轰动。上党课也不能过于严肃,不能死水一潭。讲课人语言要幽默,恰如其分,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通俗易懂,举的例子要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来自群众所见所闻。要使听者听得见,听得清,喜欢听,乐于接受。要善于用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教育引导群众,用群众身边的事来启发教育群众,深入浅出,才能收到上党课“有味”,让听者“解渴”的良好效果。(马文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