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来自南方的狼 于 2018-8-2 17:20 编辑
盛夏时节,登上井冈山当年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山头环视眺望:抬眼处,云雾蒸腾,层峦叠嶂;俯首处,山道弯弯,游人如织。“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当年,先辈们在深山密林里干革命、反围剿;如今,这里成为江西红色旅游最亮眼也最具代表性的一块招牌。(8月2日,光明网)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主要是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让游客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开展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要把这项产业做好,做强,做大。
“不虚此行,既可以洗眼洗肺,还能够洗心洗脑。”现在的人,物质丰富了,但精神上不能贫乏,红色旅游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一批又一批游客来到江西的红色旅游景点瞻仰、寻访,体会的是传承,留下的是思索。正如一名大学生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后所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啊!它是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浴血奋战换来的。而这一切离不开坚定的革命信念。有了它,我们过去什么困难都能战胜,今后也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这发自肺腑的话语,印证着红色旅游产生的巨大力量和带来的深刻影响。这样的红色教育,既让当地百姓腰包鼓起来了,又使游客们在旅游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岂不乐哉?但我们要明确的是,红色旅游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为目的,顺便带动经济增长,主次不可颠倒,这样的红色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红色旅游要在“红”上下功夫。爬一段雪山,走一段草地,重走半天原始的长征路,比华丽的语言、煽情的故事,更能让人感受当年红军的艰苦卓绝。当前,与红色相关的产业链越来越多,它们都想沾红色的“光”,都想来分一杯羹。红色旅游要打造自己的魅力,真正做到从本真出发,在“红色”上让自己的特色更鲜明。在红色旅游中要杜绝游山玩水、吃吃喝喝,杜绝红色旅游资源被过度商业化,杜绝开发的旅游活动不伦不类、荒诞不经,拿先烈开涮、拿史实戏说,一经查实,必须严惩不待。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作者:黄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