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苏 于 2019-1-15 15:17 编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楚雄州突出精准识别、实干实效,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储备干部,引导党员干部聚焦聚力脱贫攻坚。3年来,全州提拔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干部358人,累计有54名干部因脱贫攻坚工作不力被免职和调整。(中国组织人事报,1月14日)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说:“新年之际,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扶贫干部牢记总书记的殷切牵挂,他们深入贫困地区,行泥路、踏险桥、冒风雨,在结对帮扶、入户走访、交叉考核等脱贫攻坚工作中,用他们的“宽肩膀”扛起走向胜利的大旗,他们用行动抒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扶贫故事。莫让扶贫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是习总书记的期望,也是广大脱贫群众的期盼,要多点发力促扶贫干部“有为有位”。
自我激励发力,激发内生动力促有为。扶贫工作的成效,与扶贫干部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息息相关。扶贫干部应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观念,切实为贫困群众“雪中送炭”,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扶贫干部也应争做担当有为干事者,敢于“啃硬骨头”,克服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抱怨,以远大的抱负鼓舞自己奋发有为,激发潜能,锤炼本领。
组织关怀发力,改善待遇政策促有位。在责任状、军令状乱飞,任务重、责任大,权力小、待遇差的困境中,扶贫干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悲情”角色。让扶贫干部不“寒心”, 一方面要多关心,解决后顾之忧,确保扶贫干部,在强大工作压力下,不至于再为生计发愁;另一方面要多提拔,让真正干出实绩的扶贫干部获得更多提拔、发展的机会和舞台,激励更多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发光发热,让“有为”的扶贫干部“有位”。
(作者: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