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节,在陕西渭南市委组织部的会议室内,经过层层选拔的10位年轻干部正在聆听挂职归来的干部讲解心得体会,几天后,他们也踏上了同样的挂职之路。(人民日报 8月1日)
挂职,就是把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任职,在实践中锻炼干部。长期以来,挂职都是我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和一种必要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嫁出去的女儿”和“未过门的媳妇”这样的身份让挂职干部略显尴尬,使得一些挂职干部成了“空挂”。笔者认为,要使挂职成为“实挂”,而非“空挂”,挂职干部就要懂得入乡随俗,做到转变心态,真抓实干,才能有所作为。
挂职就是要融入基层,转变心态,投身新工作,这是挂职干部入乡随俗的第一课。往基层挂职,就是为了让挂职干部通过基层锻炼丰富理政经验,增长个人才干。作为挂职干部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调整心态,迅速进入角色,要提高认识、摆正态度,克服“作客”思想,在思想和行动上融入新的工作团队,把挂职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树立主人翁意识,变“挂职”为“任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放开手脚,大胆做事,诚心诚意为当地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万万不可端“花架子”、耍威懒作,只有真心做到入乡随俗,才能真正实现亲如一家。
挂职就是要履职尽职,要懂得在基层的锻炼中,增强本领,锤炼品质。挂职锻炼的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和全面提升能力素质,而不是去当“钦差大臣”,作为挂职干部,要懂得挂职锻炼既是来学习的,也是来干事的,不能仅仅把基层锻炼当“跳板”,更不能存在“挂职=镀金=提拔”的错误思想,要真正把挂职锻炼当做积累经验、提升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和矛盾的机会,在基层坚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把基层的管理制度学到手,把基层的先进经验学到手,把基层的工作方法学到手,不断增强自己干事创业的底气。只有充分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干部挂职重在尽职,其精髓就是要“挂”到基层,吃、住在基层,履职尽责,担当责任。挂职干部只有入乡随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挂职工作,立足当地找短板,雷厉风行抓发展,才能以优良的作风做派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真正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