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苏楠 于 2018-7-31 14:16 编辑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信仰 走在街上,写着各种精神的红色标语随处可见,让人觉得稍显夸张,其实,在群众的心目中,不求党员干部能有电视里那些优秀党员的为国为民精神,只求党员干部尽职尽责,似乎只要有健全的体制保障就能做到。同样,对于大部分的党员干部而言,要求他们有优秀典范一样的牺牲奉献精神也是难以实现的,那么信仰是否就不重要了呢?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信仰,因大部分机构并不收费。也就是干多干少都只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甚至在大部分职务中,用公权处置私利存在着许多风险,存在“多干多错”的思想包袱,导致在其位不能谋其政,虽干的是不收费用的工作,但却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人民生存发展的大事,没有信仰的激励便难有敢于担当的勇气。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信仰,因大部分机构是权力机关。封建思想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官老爷”思想由来已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面对接踵而来诱惑,不少人没能坚定信仰,铤而走险,搞权利寻租、权钱交易,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人民的信任和政府的形象。尽管有法律的惩罚那也只能是事后的补救,权利需要制度的制约,更需要信仰作为思想的防火墙。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信仰,因信仰是组织工作的集结号,是全国党员干部步调一致的指挥棒。离开了信仰谈体制,是无源之水,尽职尽责的普遍要求也离不开信仰的反复鞭挞。在组织工作中选人用人以德为先的原则,说明了任何工作能否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密不可分,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要有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要把先进人物作为工作作风的榜样,坚定贯彻共产主义精神。 在新时代下,实现新作为有新担当的必定是有着坚定信仰的优秀干部,党员干部要继续宣传学习模范事迹,弘扬信仰力量,才能真正用心为每位群众服好务,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国家栋梁。 作者:李苏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