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在哪里?孤悬东海,海天苍茫。然而,你知道这个海岛上的居民如今是怎么生活的吗?鸡山乡86岁的叶冬香老人安坐家中,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干江镇梅岭村妇女陈菊芬只需在村头“农家书屋”里点下鼠标,就能借阅台州图书馆里的藏书;在楚门镇楚州文化城,农民林高城可以参加越剧、烘焙、园艺、象棋等免费活动……(12月28日,人民日报) 这是浙江省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我们在浙江,随处可以发现,不论是省会杭州,还是偏远的丽水山乡,基本上做到了“发展同步,服务同质,管理同化”。在这里,城乡实现了“无缝对接”。几年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城市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是农村的凋敝。如果城乡之间无法做到有机协调发展,就可能让社会这个“身体”失衡,让发展过程中问题多多。 城乡统筹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完成的选项。 城乡统筹,究竟要统筹什么?有的说,要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的道路也四通八达;有的说,要统筹城乡居民的收入,让农村人不用囊中羞涩;有的说,要统筹城乡的服务水平,让农村人的生活方式更丰富和多元。实际上,城乡统筹应该是全方位的,缺了哪一项都无法真正完成城乡统筹发展。 正如浙江的做法一样,致力于消除差距,让城乡并肩前行。早在16年前,习近平同志便作出了如下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相应提高,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浙江的思路便是:群众关心什么就做什么。可以说,正是这种“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让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成为了一种手段。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村道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这一系列举措,让浙江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好了,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就提升了。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好了,面貌一新了,更加吸引了各路游客的到来,让农村更有吸引力,农村的人气旺了,各种配套服务也就接踵而至。可以说,城乡统筹的道路也就通畅了。城乡统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民有更多的满意度,期待越来越多的地方如浙江这样,强化城乡统筹工作,让农民幸福满满。(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