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回复: 0

[已推搜狐] 干部配合亲属敛财是权力滥用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613

主题

2

回帖

366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665
发表于 2018-12-27 1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建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在他涉嫌违纪的众多问题中,有一条是“纵容、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这很值得领导干部警惕警醒。(12月27日 光明日报)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利用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索取、收受财物的行为,在法律上被定义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借用“影响力敛财”的方式其“技术含量高”,隐蔽性更强,也更不容易被发现。
对于这些妄想借用权力谋取私利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从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来说,这是一件“坏事”,尤其是这种在“幕后敛财”的亲疏、朋友与在前面配合的官员,让这个腐败的“暗道”更隐蔽。
相对于那种明着腐败的问题而言,这种借用干部影响力的方式更不容易发现,也增加了监督的难度,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示范”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形成一种负面效应,对整个干部队伍来说是一种伤害极大的“传染病”。
对于干部的权力“影响力”带来的不良反应不能忽视,相反要积极重视起来,要意识到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更容易让干部放松警惕,丢掉信仰,迷失在贪欲之中,让自己的仕途被迫中断。
在利用干部“影响力”违纪违规的各个案例中,总是容易出现官员对身边人的纵容、默许、配合、管理不严等,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他们放大了权力的“影响力”,从中捞取好处,却是在不断放小执政为民的初心。
权力是把“双刃剑”,有权不可任性,公权不可私用。不但需要干部慎重用权、正确用权,还需要严格管理约束“身边人”,才能够防得了“明抢”也躲得过“暗箭”,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作者:婧蓝)




上一篇:坚持公道正派选拔好干部
下一篇:给办事群众热腾腾的午餐,这个应该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4 16:52 , Processed in 0.18035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