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召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通气会,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王军表示,所有直接为企业市民提供服务的各级各类政务大厅、办事窗口都不迁入“副中心”。“不仅不搬迁,还正在增加服务内容。”(12月11日,人民日报) 北京作为首都,一项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不只是这里拥有更多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北京的政务服务环境不错。如今,北京在放管服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为了解决企业市民进“一门”后还得“找部门”的问题,北京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都在积极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将于明年元旦后全面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综合受理。 可以说,“综合窗口”才是真便民。 很多人都去过政务服务办事情,但是,很多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政府职能部门列出的事项清单,一般都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而列出的清单却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当真正成为综合窗口后,能够清楚地列出哪些部门能办哪些事项,主题事项清单会从企业、群众角度出发,比如要办一件事到底需要哪些环节和流程,就可以让企业和群众一目了然。 “综合窗口”还有一大好处,那便是在全市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规范标准、办事指南、实用手册和申报材料规范,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办理,正是这种方式,才可以让便民服务真正便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优质的政务服务。 如今,在城市竞争中,已经从硬环境的竞争转变到了软实力的竞争,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就应该如北京这样不断进行“放管服”改革,全面整合多项工作内容。大力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号、一端”一体化建设,实现为民服务达到高效智能。(章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