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回复: 1

[已推搜狐] 基层治理贵在“响”应民“声”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1

主题

4

回帖

192

积分

记者

积分
192
发表于 2018-12-11 2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身处基层的街道乡镇而言,如何打破“条块关系”“隶属关系”等制约,通过“吹哨”有效调动各部门单位力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关键是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赋权明责”,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2018年12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北京市创新提出了“街乡吹哨、部门报道”基层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杂、乱、难问题。
时下,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乡村不仅需要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同时还要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头羊”作用,凝聚组织力量,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切实“响”应民“声”。
费孝通讲述的《乡土中国》可谓基层治理的一剂“妙方”,把“土味儿”情景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便是当下传统乡土文化的缩影。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基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方面的差异无疑加大了治理难度,于此,基层党组织应当在弘扬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共性经验,因材施教,顺民意,发民声。然而前段时间有基层党员干部公然以拉横幅形式中伤群众,虽为了开展工作,却与工作初衷背道而驰,反而加深了与群众的矛盾,很有可能还会导致事件的恶化,这就要求对于基层治理要转变方式、方法,主动密切联系群众,拉近群众距离。
“响”应民“声”不是口号,而是要掷地有声。当前基层治理工作纷繁无序,面对群众关注的问题有些基层工作者没有从源头整治,只是隔靴搔痒应付了事,无法根治,说到底还是为民举措,治理方式偏离了轨道。基层治理做到掷地有声并非易事,需要多管齐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群众反映问题的本质,在不违背民意的情况下,精准施策。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新时期,基层治理犹如治理国家,看似细微,实则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国家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系列新问题亟待解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事关乡村振兴能否如期实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做到基层治理“响”应民“声”、掷地有声。
作者:小李白





上一篇:一道减法与两道加法
下一篇:“综合窗口”才是真便民
已绑定手机

31

主题

4

回帖

192

积分

记者

积分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2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吹哨”威力从何而来
——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中的赋权明责
链接: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8-12/11/content_71085.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11 10:41 , Processed in 0.24974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