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一个案例——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一国有收储用地在出租后被违规违法使用,面对群众长期举报和领导多次批示,集美区行政执法局、集美国投公司、杏滨街道办等几家责任单位均未重视,互相推诿扯皮,导致“多方监管”变成“谁都不管”。最终,11名相关人员被问责。本想“隔岸观火”,不料最后“引火烧身”,可谓发人深省。(12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为了推卸责任而乱踢皮球本就是干部无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为了免于上级部门的责罚,就把问题责任推给其他部门,到最后群众举报的问题还是搁置在那,没有单位主动认领,而且其中三家单位互相推诿扯皮,生怕“引火烧身”;因为长时间的举报无人受理,最后上级部门给相关单位都开具了问责书,并限期要求整改。 其实这些现象也反映了现在很多部门领导干部的心态,害怕担责;一旦出了事就把自己高高挂起,坚决不去主动闻讯担责,如果部门交叉较多,处理方式更是互相踢皮球,生怕出脚慢了,皮球滚落到自己身边。碰到有群众找到自己,总是用各种理由回避,如有可能就赶快告知群众应该找谁,把群众打法走。笔者深知这种现象在基层部门体现更为明显,其实就是各部门、各办公室之间相互协调处理就可以解决,为何总是让群众来回奔波或是干脆找不到相关负责人,其实就是害怕担责负责。 笔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地方部门和党员干部都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有的对群众笑脸相迎,对问题照单全收,摆出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实则遇到困难绕着走,把责任“一推六二五”;有的碰上啥问题都“等一等”“稳一波”,看似沉稳老练、心中有数,实则是块“空心砖”,经不起敲打;有的自己溜墙根、不作为,却喜欢指手画脚、推诿扯皮,一句“请出门左转找某某”就把问题推给别人。殊不知,这种推来推去,到最后问题还是会回到身边,还是回到原点;为何在开始时候不主动接触问题,解决问题。 乱踢皮球的最终结果就只能被问责,最终被倒逼时间和责任人去处理问题。既然是为民服务,请将民放在心中;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敢去处理问题。希望各级部门都能以此为戒,牢牢记住为民服务的初心,主动对标问题,处理问题,而不再是把问题当成皮球互踢互推。 (张小北) 真实姓名:张北北 单 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