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正是北京市推动“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关键是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加强党对街道乡镇工作的领导,提升街道乡镇党(工)委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形成地区事务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2018年12月1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就是以党建引领,结合街道乡镇的实际情况,把社会治理重心进一步向基层下沉的一个很好的示例,让基层干部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能对基层的社会治理有一个把控,通过党组织这样一个坚固的架构体系,从方方面面来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无论是各自的“门前雪”,还是别人的“瓦上霜”,对于党和国家而言,这些都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子是不是过得安心、舒适的重要原因。在我们的乡镇、街道中,这些看来有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解决起来,则可能需要经过多番波折,一个部门接着一个部门的跑,多个部门还要一起协调处理,如何基层治理中,融入科学的管理,让百姓生活更安逸、环境更美好、办事更方便,是考验各地基层治理的难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到基层,让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的关键是在于党组织建设要完善,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提高其工作效能,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一举措在实践中颇有成效,事实证明,“党建+基层治理”的形式是一条真实有效的、能为老百姓把事做实,做好的民生举措,两者之间也是牢不可破、不可分割的整体,值得各地学习与借鉴。 (作者:阎伟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