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明确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和扎实的行动,再次向全党释放出抓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推进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强烈信号,带领全党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改初衷、践行承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把“金色名片”越擦越亮。(新浪网,12月7日) 劲头不足,状态不佳,抓工作落实就会停留在考虑考虑、研究研究、部署部署的层面,这些都是严重的“作风病”。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深化改革任务重、转型创新要求高的新形势下抓发展、抓创新等方面的确有困难。但千难万难,克难就不难,畏难才真难,鼓足干劲抓落实,治理“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等“作风病”。 拿出奋斗的激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够在关键时期干事创业,是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对经济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推进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工作。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就是“白条”。我们要以使命如同生命的激情去奋斗、去落实,让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要怀着“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热情和冲劲,把发展推向新阶段。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如同钉钉子,要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会上部署的东西付诸实施,必须不断地用锤子敲打。要聚焦中心“钉钉子”,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打好改革创新的攻坚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攻坚克难“钉钉子”,对抓落实遇到的难题和棘手的事情,不能光靠一股蛮力,而要找到症结、切实解决,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多给一些鼓励、多予一些指导、多教一些方法,既要下达“过河”的任务,更要帮助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要一抓到底“钉钉子”,唱好“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实效化”这“四步曲”,推动工作一点一点见成效,特别是督查工作要跟着落实走,确保在重点上“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成效上“提了哪壶开哪壶”。 揣怀对百姓的真感情。“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焦裕禄同志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关键在于他心中怀有对兰考人民的真感情。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要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牵挂的事、关注的事、反映强烈的事,顺着民情民意去干,带着真心真情去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文/葶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