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2018年12月4日的“宪法宣传周”活动是中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宪法宣传周”是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部署开展的宣传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本周,我跟随司法部门进入到学生课堂听了几堂法律课,感受颇深。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给他讲法律之类的东西他根本就听不懂,即使长大了法律是用来约束那些犯罪分子的,自己安分守己不做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就行了。一直觉得宪法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在警醒着我们:法律意识从小培养,宪法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专家称:校园欺凌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反复浮现创伤发生时的情境,晚上会做相关的噩梦,注意力无法集中,并持续处于警觉状态,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终身。近年来,学校欺凌事件在网络上时有曝光,有些孩子受了欺负还不敢发声。我们要教会孩子法律给与了我们受保护的权利,要学会保护自己,更要教育孩子法律是圣神不可侵犯的,一旦侵犯必将受到严惩。 我国有2.6亿在校学生,如何能让孩子对宪法法律的认识不再模糊?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司法部门都在组织“宪法进课堂”活动,班会课上,各班采取了观看法制宣传片、知识竟答等不同教育形式,通过直观、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了守法观念,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学校还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本班班会活动开展情况写一篇作文或观后感,让学生在动笔、动脑的过程中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教育是基础,青少年是希望。落实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云南教育》曾建议将宪法法律纳入升学考试,以宪法为核心设立法治课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者:魏秋萍)
|